搜索
第1新能源车网
微信公众号

客服热线
010-64987064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

电动车重庆市发展天然气汽车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2006/01/05 06:37 作者:吴奇 信息来源:马露霞

    1 引言
        
    重庆市自1999年被确立为全国首批清洁汽车示范城市以来,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迅猛,目前全市天然气汽车保有量已达21939辆,投入使用的加气站53座,居全国领先水平。同时,作为国内天然气汽车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重庆市已初步形成了天然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加气站成套设备、气瓶、供气装置、售气机等门类齐全的天然气汽车产业体系。然而,重庆市天然气汽车产业在发展过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2004年下半年出现的加气难问题,天然气汽车在营运过程中如何规范管理的问题,加气站及车辆的安全性问题,加气站布局合理性问题,相关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下一步的发展规划等等。
        
    本文将分析目前重庆市在发展天然气汽车方面的优势与不足,从天然气汽车、加气站、产业链、管理及推广应用几个方面为重庆市天然气汽车产业提出发展思路与参考建议。文中数据主要来自重庆市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2 重庆市天然气汽车及相关产业链发展概况
        
    重庆市是国家首批清洁汽车行动示范之一,自1998年启动清洁汽车工程至今已6年多。在“九五”、“十五”期间,重庆市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快速,推广应用取得较大成绩,目前重庆市天然气汽车产业化居全国领先水平,相关的产业链也已基本形成,截至2005年9月,拥有各类CNG(压缩天然气)汽车24371辆(主城区19364辆),加气站53座(主城区36座)。全市拥有25家CNG汽车改装厂、8家维修厂,CNG汽车及加气站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十多家。
        
    2.1 重庆市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势
        
    (1)天然气资源丰富。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是我国天然气的主产区,其天然气储量约占全国1/4。目前重庆地区已累计获得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为7687亿m3,可采储量为2949亿m3。储采比26.8:1;还有剩余控制储量1898亿m3,剩余预测储量3154亿m3。按照天然气储量及目前和规划的开采能力,重庆地区天然气的服务年限可达50年以上。
        
    (2)政府挂帅,推广措施得力。
        
    重庆市自1999年起就设置了重庆市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副市长挂帅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科委主任担任副组长,办公室主任由市科委副主任担任。与天然气汽车日常运营管理相关的部门,如交委、经委、商委等都是领导小组的成员,同时
        
    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专家咨询机构以及行业管理组织机构,从根本上保证了重庆市天然气汽车的正常运营和规范管理。
        
    表1 重庆市天然气汽车产业主要生产厂家年产量及市场占有率

企业名称

主要产品

国内市场占有率

重庆宇通客车有限公司

CNG客车

30%

重庆鼎辉汽车燃气系统有限公司

供气转换装置关键零部件

35%

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CNG压缩机

40%

重庆益峰高压容器有限公司

CNG气瓶

50%

重庆四联加油机器有限公司、重庆巨创计量设备有限公司

CNG加气机 

60%

重庆爱尔机电有限公司

顺序控制盘 

80%

    (3)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全国领先。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重庆市已初步形成天然气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加气站成套设备、气瓶、供气装置、售气机等门类齐全的天然气汽车研究、开发、生产体系,拥有重庆益峰高压容器有限公司、重庆气体压缩机厂等全国知名的关键设备生产厂家,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极高,详见下表1。全市有2家整车生产企业拥有压缩天然气汽车整车生产目录,另有25家压缩天然气汽车改装厂、8家维修厂。
        
    (4)产、学、研紧密结合,研发体系完善。
        
    国内燃气汽车领域的唯一一家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燃气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设在重庆,该中心是全行业最重要的成果工程化转化的研发机构,它的设立体现了国家对重庆市天然气汽车发展的重视。
        
    重庆市也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开发、生产基地之一,拥有重庆汽车研究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重庆大学等一批从事汽车开发的单位,具有开发天然气汽车的良好技术基础。同时,重庆市在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中积极引进国内和国际的先进技术和产品,对于提升重庆市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水平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2 重庆市天然气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1)气源供应紧张,供需缺口较大,不利于加气站的经营和发展。
        
    理论上讲,重庆市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完全可以满足重庆市发展天然气汽车的需要。但是,尽管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重庆地区的设计供气能力为57亿m3/年,由于西气东输,计划调配等原因,每年的西南油气田与重庆市签订的合同供气量仅能达到设计供气能力的一半左右。随着重庆市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对天然气需求持续快速增长。近年来,重庆市用气量连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用气量从2000年的20.99亿m3,上升到了2004年的30.5亿m3,增幅50%,是西南油气田公司与重庆市年合同供气量24.86亿m3的122.69%。2004年,重庆市居民用户达到190万户,用气5.7亿m3,工业用气22.3亿m3,CNG汽车达1.9万辆,CNG汽车用气2亿m3。
        
    重庆市经济快速增长使得西南油气田每年按合同供给重庆市的天然气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天然气供需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了重庆市天然气汽车行业的发展,2004年年初至年底,重庆市加气站曾出现严重的CNG用气供需矛盾,加气难的现象屡屡发生。
        
    2005年以来,在重庆市天然气汽车推广应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经委等部委的多方协调努力之下,重庆市加气难的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缓解,但天然气供求之间的矛盾仍将是今后几年重庆市发展CNG汽车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CNG加气站实际供气能力与CNG理论需求量缺口较大,加气站建设速度跟不上CNC车辆发展的速度;加气站经营业主太过分散,不利于集中管理。
        
    由于重庆市地价偏高,CNG加气站消防安全要求严格,加之CNG加气站常规审批手续比较复杂等因素,导致重庆市CNG加气站建设相对滞后,加气站实际供气能力与CNG汽车理论需求量存在缺口。预计到2005年年底,重庆市CNG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5万辆。根据推算,届时全市需加气站83座才能满足CNG汽车的正常加气需求,而到2005年年底,重庆市的加气站保有量仅为55座。
        
    另一方面,主城区30多座加气站的经营业主就有十几家。业主分散,实力不均,在人员培训、技术力量、安全管理等方面逐渐显示出差距。
        
    (3)重庆市的CNG车辆仍以改装车为主,由整车厂
        
    直接出厂的成品车很少;技术上基本停留在第一代、第二代的水平上,单一燃料CNG车辆太少。柴油车改装CNG汽车技术未得到突破,对于下一步加气站建设网络化及CNG汽车产业向区、市、县纵深推广有不利影响。
        
    (4)某些关键设备,如压缩机、气瓶等,生产企业的产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本地配套能力较差,制约了企业及CNG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压缩机、加气机等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仍然依赖进口,既增加了成本,又使设备的售后服务出现配件供应缺口。
        
    (5)相关的检验标准不完善,如CNG复合材料气瓶至今尚无检验标准;管理监督力度不够,如加气站硫化氢在线检测仪投人使用率不高,致使CNG车辆、加气站在运营管理中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等。
        这些问题是在重庆市天然气汽车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需要用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
        
    3 重庆市发展天然气汽车的对策措施
        在汽车排放法规日益严格、能源结构亟待调整、全民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的形势下,可以判断,我国的清洁汽车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远大的市场前景。结合重庆市的具体产业情况,未来几年将是重庆市天然气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重庆市应抓住机遇,保住优势,扩大市场,实现产品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空间的提升。
        
    3.1 天然气汽车技术发展向高、精、尖迈进,争取与国际水平接轨
        
    重庆市主城区天然气汽车普及,公交车与出租车基本完成天然气改装。随着国际油价的快速飙升以及区市县CNG加气站网络进程的加快,重庆市下一步将迎来柴油车及私家车改装天然气汽车的高峰。同时,为顺应越来越高的排放法规要求,今后的CNG公交车及出租车将逐渐采用第三、第四代技术。单一燃料CNG汽车在节省燃料、增强动力性、排放水平达标及单次充气行驶里程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优越性能,可以预见,未来单一燃料汽车将逐步替代目前的汽油/CNG双燃料汽车,重庆市乃至全国的燃气汽车市场都将是单一燃料CNG汽车的天下。
        
    因此,重庆市应尽快攻克电喷发动机、柴油发动机车改装CNG双燃料车的技术难题,掌握燃气汽车第三、第四代技术。同时研究开发出排放达到欧III标准水平、动力性与燃料经济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CNG单一燃料专用汽油和柴油发动机,以及排放达到欧III标准水平的CNG单一燃料整车,并上国家发改委的汽车产品公告,形成批量生产能力。从而在国内市场尚属空白的欧III排放单一燃料CNG汽车领域抢占先机,获取丰厚利润及巨大市场空间。
        
    3.2 以多元化的方式促进GNG加气站发展,保障CNG供应
        
    重庆市CNG加气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加气站数量不能满足需要、集团化程度低、加气站模式单一。由重庆市主城区常规CNG加气站数量几近极限,可酌情选择不同的加气站模式,如国内外常见的子母站模式来弥补受管网、土地所限而造成的加气站点不足,构建符合重庆市地形、管网以及CNG车辆运行规律的加气站布局;同时应加快重庆市主城区管网改造工程,并加强与中石油等上游供气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和理解,努力缓解气源紧张状况。
        
    加气站网络化建设是推广使用CNG单一燃料汽车的基础,应加快区县的加气站建设进程,完善加气站网络化应用;在管理方面,应强化职能部门监管力度,对CNG加气站应进行定期检查,对安全意识薄弱、存在管理漏洞的加气站要限期整改,同时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依靠严格的制度、严厉的措施来保障加气站的规范、安全运营;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加气站业主选择集团化经营模式,在政策方面向专业化大公司倾斜,并争取在5年内形成3-5家加气站建设及经营集团。
        
    3.3 进一步做强CNG汽车产业链,向国内外辐射渗透
        
    如前所述,重庆市CNG汽车产业链完善,且部分产品及技术在国内CNG汽车产业领域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当前,重庆市各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应充分利用设在重庆发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增强本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鼓励一批在行业中技术领先、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投入人力、物力尽快开发出国内燃气汽车行业的空缺产品,如大容积站用压缩天然气气瓶、铝内胆全缠绕车用气瓶、燃气电喷发动机、大排量气体压缩机、LNG(液化天然气)站用及车用设备等。在条件成熟时,各企业与供应商之间可以结成联盟,壮大实力,集成优势,在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将本地产品成套、成系列推出,立足全国,辐射海外,形成自己的名牌产品。
        
    3.4 继续加大重庆市CNG汽车推广应用力度
        
    近年来,重庆市天然气汽车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且在国内享有相当知名度,成为其它各示范城市以及对推广应用CNG汽车有兴趣的非示范城市争相效仿的榜样。重庆市应继续发挥重庆市政府的政策引导、鼓励、约束作用,完善修订各项法规制度,将天然气汽车的推广应用当作重庆市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来抓。为进一步配合重庆市政府的“蓝天行动”,摘掉污染严重的帽子,可将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的治理纳入《重庆市“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控。
        
    应保护私家车主改装CNG车的热情,重庆市可考虑制订鼓励私家车改装CNG双燃料车的优惠办法,并鼓励政府部门及公众购买达到欧Ⅲ排放的CNG成品车。在规范管理等方面,可考察借鉴其它省市推广应用的成功经验,探索出符合重庆市市情的CNG汽车市场及行业规范管理的企业化运作模式。
        
    4 结束语
        
    天然气汽车在重庆市的推广应用不仅可以保护重庆市的大气环境,拉动重庆市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可降低车辆使用成本,使广大车主受益。大力发展天然气汽车是重庆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环保型社会、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据悉,重庆市政府已提出,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重庆打造成为政策环境一流、技术水平一流、产业规模一流的名副其实的中国“天然气汽车之都”。



姓名:
职务:
地址:
传真:
电话:
Email:
邮编:
留言:
验证码:
     选车   
Copyright 2019 d1xn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4845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0号  版权所有:第1新能源车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纵横公关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