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1新能源车网
微信公众号

客服热线
010-64987064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

2004年客车行业基础数据分析

2005/04/22 07:44 作者:吴奇 信息来源:佘振清

  客车市场上的激烈较量反映到数据层面则会形成不规则的走势曲线,特别是2004年4月以后,由于市场环境急剧变化,公交优先、火车提速、宏观调控、产业政策、信贷政策、排放政策等等相继发力,使原本小小的客车市场一时很难适应。如图1所示,与2003年相对简单的曲线走势相比,2004年的销量曲线显得浮躁而曲折。

  产销量对比分析:产销总量的小幅上涨难掩市场低迷之隐忧

  2004年,客车行业虽然产销量有小幅上涨,但由于公路客运市场受到冲击,整个行业的经营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根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发布的数据,2004年,55家企业累计生产各类客车11万4215辆,同比增加4326辆,增长3.94%,累计销售11万5544辆,同比增加7170辆,增长6.62%,产销率达到了101.16%。从整个汽车行业产销量分别增长14.11%和15.50%的情况来看,客车的市场表现相对较差。

  如图1,2004年有5个月的月度销量低于上年同期,根据市场环境基本可以划分为6个区间:

  (1)2004年1月受春节长假的影响销量低于上年同期,销量落差达4092辆,为全年之最,起点如此之低,预示着2004年的客车市场将不会一帆风顺。

    (2)2004年2—4月进入常规走势,一方面公交客车市场受到建设部38号文件的刺激而迅速扩张,另一方面,曾在2003年中断的“五一”长假得以恢复是重要的利好消息,因此,客车市场至4月达到“五一”前的销售高峰。

  (3)在2004年4月出现高峰之后,5月份进入调整期属正常反应,但到2004年6、7月市场仍然萎靡不振,则并非正常表现。总的来看,5—7月受火车提速的影响,客车市场陷入低潮,仅比2003年“非典”时期略好。

  (4)2004年8月客车企业受“欧I大限”的影响,纷纷处理库存,达到年度第2高峰,8月的销售高峰在客车行业的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销售高峰的提前出现只是昙花一现,与后4个月的销售颓势形成了明显的反差。

  (5)2004年9—11月,客车销量进入本年度另一个低谷期,主要影响因素是宏观调控已波及客车市场。

  (6)2004年12月达到全年最高峰,但仍比2003年略低,起点较低,终点也不高,形成呼应之势。

  总销量的小幅上涨难掩市场低迷之隐忧,从曲线走势来看,自2004年8月之后,客车销量一直在低位徘徊,虽然至12月有点起色,但仍未脱离2003年的压抑,因此,对客车市场的后期走势需要认真研究。

  从企业的表现来看,55家企业中,产量同比增长的有26家,产量同比下降的有27家,降幅在1000辆以上的有3家,销量同比增长的有29家,销量同比下降的有26家,降幅在1000辆以上的有3家,基本上是一种“涨跌参半”的局面。产销增量贡献度居前10位企业的销售增量合计达到1万2026辆,占客车行业总增量的76.8%,是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详细数据见表1,其中安凯股份增幅最高,销量同比增长1039辆,增长率为121.38%,宇通集团的增量最大,销量同比增长2684辆,增长率为17.09%。产销量结构分析:细分市场的差异化有利于客车企业向专业化发展横向比较,2004年客车企业布局的重点各不相同。

  如表2所示,我们将销量列前15位企业的产品结构进行横向比较,宇通的重点是11~12m、7~8m和8~9m,金旅的重点是3.5~5m、7~8m和11~12m,苏州金龙的重,点是7~8m、8~9m和6~7m区间,牡丹;少林、厦门金龙、丹东黄海等其他企业也各有重点,前15位的企业中,产品结构基本上没有重复。由于市场空间较大,因此各企业在为自身产品定位时就有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市场的差异化有利于客车企业向专业化发展。有人说现在的客车行业是“一超多强”的局面,如果不能“做强做大”,“做强做专”也是很不错的选择。笔者认为,客车行业如果能够出现一批特点突出、专业性很强、盈利能力较好的企业,才能维持比较平衡的竞争局面,继而保持竞争活力,保持长盛不衰。目前,客车行业中有一些企业,为了拷贝别人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步丢弃自己的特点,等于是将自己已经取得的优势拱手让出,十分可惜。如果大家抛弃自己的特点,都去走大而全的发展之路,在同质化和价格战的摧残下,将动摇客车行业的发展基础。

  产销量排名分析:中型客车仍然是客车市场上最活跃的成分

  虽然产销量的排名并不能完全表现客车企业的竞争实力,也不能说明客车企业的发展趋势,但产销量的排名能够大致反映出客车行业的竞争秩序,通过对排名变化的研究,能够发现客车市场的变化对客车行业的影响,是一种较好的市场分析方法。

  2004年客车总销量11万5544辆中,大型客车2万9774辆,占25.77%,中型客车5万513辆,占43.72%(大中型客车共计8万287辆),轻型客车3万5257辆,占30.51%。具体排名情况见表3。

  大型客车前15位企业的销量集中度为90.88%,中型客车为84.43%,轻型客车为87.86%,其中中型客车的市场集中度最低。加上中型客车领域的市场需求最大,参与中型客车领域竞争的企业最多,因此,我们认为中型客车领域的竞争最为激烈。虽然前几年随着大型客车的高速增长,中型客车在客车企业的心目中只占据次要地位,但是在火车提速的压力下,中型客车的主导地位会越来越明显。车型分类分析:轻型客车领域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表4列出了主要7个系列前10位的产品和销量,由于12m以上和5m以下的产品很少,集中度也很高,在此不作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看出以下3个特点。

  (1)前10位产品的销量占总销量的50%以上。表4中70种产品的销量合计为6万862辆,占总销量11万5544辆的52.67%。70种产品只占产品总数的5.89%,而效率却很高,充分说明了产品品种应该求“精”而不求“多”的辩證关系。

  (2)产品的规模化水平决定企业的市场表现。表4中所列的70种产品无疑是客车行业中市场表现最好的产品。其中:有2种以上产品的企业11家(具体情况见图2),另有中通、亚星、万达、常州依维柯、江淮、桂林、安达、骏威、一汽无锡、吉江、中威、亚奔、飞碟、舒驰、镇扛等15家企业有1种产品列入表4。由于这些企业的产品在行业中具有规模化优势,因此这些企业的市场表现都很有特点:有的是整体实力强,有的是专业化水平高,有的是在区域市场表现好,等等。

  (3)如表4所示,除了8~9m和7~8m系列以外,其他系列前10位产品的销量所占的比例均在50%以上,特别是5~6m系列,前10位产品销量所占的比例竟然高达80.89%。据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5~6m系列和6~7m系列的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对较低。根据实际情况分析,这2个领域的技术门槛要求不高,加上农村客车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拉动,从发展趋势来看,将会有更多的新来者瞄准这一块市场,因此,轻型客车领域的市场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

  库存状况分析:产销率高达101.16%是库存下降的主要原因

  截至2004年底,各类客车库存总量为6645辆,与2003年相比,虽然数据范围增大了许多,但库存数据的绝对量却下降了1247辆,降低15.8%,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总库存储备仅为0.69月(库存储备=月末库存÷平均月销量,单位为“月”,属于统计指数的范畴,其含义是现有的库存产品还够销售多长时间),较上月下降了0.301月,降幅十分明显。

  如图3,至2004年12月,客车行业的库存储备达到全年最低点,之所以能够产生这样的效果,我们从产销率的构成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2004年,客车行业总产销率达到了101.16%,也就是说,2004年不仅将当年生产的产品全部卖出,而且还将以前年度的库存消化1.16%,对客车行业来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

  分析表6,能够看清以下情况:

  (1)按用途分类的4大系列(座位客车、卧铺客车、公交客车和其他客车)的产销率都超过100%。

  (2)对降低库存贡献最大的3个区域是10—11m的其他客车、卧铺客车和9~10m的卧铺客车。

  (3)表现较差的3个系列是7—10m的其他客车、10~11m的座位客车和3.5~5m的座位客车。

  (4)在座位客车中,表现最好的是5~7m区域,这一区域正好能够对应农村客车的市场需求。

  (5)在公交客车中,表现最好的是12m以上的区域和8~9m区域,12m以上的公交客车由于需求量较小,不易形成库存,8—9m区域的公交车销售情况较好,说明中型公交车市场仍然大有作为。

  (6)卧铺客车领域全部超过100%,看来在卧铺客车市场不断萎缩的过程中,由于从事卧铺客车生产的企业有所减少,集中度不断提高,盲目的生产行为已经得到很好的控制。

  2004年客车行业比较平淡,主要参照系有2个,一个是2003年客车行业的表现,一个是2004年客车市场的波动。2003年,客车行业在“非典”的影响下,兼并重组风起云涌,新产品开发成绩斐然,还推出了“健康客车”这一影响深远的新概念,可谓如火如荼,书写了一篇从逆境中奋起的好文章,而到了2004年,客车行业的激情好像也随着“非典”而去;但是,客车行业的平淡只是相对而言,并非毫无看点,而且在2004年的平淡之中也积蓄了一定的能量。我们推测,释放这些能量的缺口无外乎有下列3个。

  一是行业整合。在国家公告管理愈加严格之后,发展的天平明显偏向基础较好、实力较强的企业,而那些基础较差、实力较弱的企业,前景十分不乐观,将成为被整合的对象,行业整合的步子在2005年将会迈得更快。

  二是专业化发展。一些比较有实力又不想被整合的企业,向专业化转变是比较务实的发展之路。客车行业向来有各领风骚10多年的传统,黄海、亚星、金龙都曾是行业龙头;所以说现在的老大虽然是宇通,但机会同样也留给那些励精图治、潜心修炼的企业。一旦成了被整合的对象,一切希望都会化为泡影,在自己的实力还不够强大的时候,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是保存希望、扩充实力的理想选择。

  三是产品出口。经过近几年的准备,客车行业的产品出口已初具规模,有一批企业具备了出口的实力和经验,在国内市场受到挤压之际,加快产品出口是顺理成章的发展方向。



姓名:
职务:
地址:
传真:
电话:
Email:
邮编:
留言:
验证码:
     选车   
Copyright 2019 d1xn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4845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0号  版权所有:第1新能源车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纵横公关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