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1新能源车网
微信公众号

客服热线
010-64987064

当前位置:首页 > 事故

2005年中国商用车进出口市场分析2006年预测

2006/03/10 08:13 作者:吴奇 信息来源:汽车与配件 龚雨楠

   与国内市场相比,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国际贸易显示出强劲的市场态势,贸易量已经超越100万辆,贸易额超过70亿美元。尤其是国产汽车整车出口市场依然,继续呈井喷态势,从而使中国汽车市场整车出口总量首次超过进口总量,实现了历史上的首次销售总量上的顺差。1~12月份国内汽车累计出口总计883179辆,较去年同期增长584.17%;贸易额达1915890804美元,同比增长192.62%。进口方面,1~12月份国外商用汽车累计进口总计161665辆,较去年同期增长-7.96%;贸易额达5171009612美元,同比增长-4.53%。

   出口篇

   2005年中国商用车整车出口市场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1~12月商用汽车累计出口总计125473辆,其中,客车整车及底盘出口总计8175辆;各类货车(统计包括:牵引车、自卸车、普通货车、货车底盘四类)出口汽车104115辆;特种专用车出口汽车1625辆;其他未注明的汽车底盘8895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29.3%;贸易额达12838148美元,同比增长225.61%。

   货车出口总量大,主导着整体出口市场

   1~12月份,国内企业商用车出口市场总量、增量很大,甚至企业在海外建厂,尤其是载货车无论是出口总量还是出口贸易总额以及增长率相对很高。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从目前出口产品结构分析,国内企业出口产品相对单一,货车拥有82.97%的市场比重,特种车比重相对比较少,仅仅有1.29%的份额。从目标市场细分来分析,海外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分布在非洲大陆、亚洲的中东、东亚及东南亚市场、拉丁美洲等地区市场,市场的购买力相对弱小,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从出口产品品种来看,主要集中在低吨位产品上,5吨以下柴油货车和汽油货车为主要车型,大吨位、大功率的车型出口量相对少;从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来看,国内汽车企业出口的产品基本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端载货车;大吨位、重型化的产品,国内制造企业技术差距依然较大;客车出口依然是小型的汽油客车,大型客车的出口数量相对少,柴油客车更少;特种专用车出口量仍然很低,市场拓展没有取得大的进展。

    1.半挂车公路牵引车市场增长很快

   1~12月份,公路半挂牵引车出口总计3810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87.06%;贸易额达132582836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79.25%。从地区来看,2005年前三个季度牵引车出口主要以陕西、山东、北京、内蒙地区为主,出口的主要市场在伊朗、叙利亚、尼日利亚、苏丹等国家和地区。牵引车出口主要集中在四月份、二月份,八月份增长相对比较大。

    2.普通货车出口产品结构依然是不均衡

   在海外出口市场,普通载货车出口总量为96397辆。其中5吨以下普通载货车拥有相对的价格竞争优势,基本上是海外市场的主力出口车型。

    ①车辆总重≤5吨的柴油载货车是出口的主要车型,其出口累计42799辆,占柴油货车出口总量51119辆的84.3%,较去年同期增长109.71%;贸易额239454188美元,同比增长126.39%。车辆总重≤5吨的柴油载货车出口市场主要是巴基斯坦、叙利亚、阿尔巴尼亚、加纳、苏丹、危地马拉、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②车辆总重≤5吨的汽油载货车也是出口强劲,是国产车的主力车型出口总计44502辆,占汽油载货车出口总量45278辆的98.28%,较去年同期增长64 .17%;贸易额188001187美元,同比增长99.86%。基本上车辆总重≤5吨的汽油载货车出口地区主要是俄罗斯联邦、巴基斯坦、叙利亚、沙特阿拉伯、阿尔及利亚危地马拉、科威特等国家和地区。

    ③车辆总重≥20吨的载货车增长最快
  
    1~12月份,其中5吨≤车辆总重≤14吨的柴油载货车市场出口总计455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78.75%;贸易额188001187美元,同比增长208.09%。出口的市场主要是朝鲜、香港(以来料加工为主)、津巴布韦等国家和地区。14吨≤车辆总重≤20吨的载货车出口总计1294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14.95%;贸易额29412597美元,同比增长132.9%。出口的市场是安哥拉、香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越南、阿曼等国家和地区。车辆总重≥20吨的载货车市场增长非常快,出口总计2474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89.05%;贸易额87931932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11.68%。柴油载货车出口的市场是朝鲜、香港、伊朗、越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
  
    车辆总重≥5吨的汽油载货车主要出口的国家是朝鲜。

    3.自卸车出口情况:对外承包工程促进出口增长
  
    近年来,我国由于对外承包工程日益增加,并且国产车具有相当的价格竞争优势,因此自卸车出口需求有效明显强劲。1~12月份国产自卸车出口总计3676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44.74 9%;贸易额69810386美元,同比增长177.72%。国产自卸车主要出口地区是印度尼西亚、朝鲜、多米尼加、阿尔及利亚、刚果和苏丹(主要是对外承包工程所需要的车辆)、越南、南非、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

    4.货车底盘:主要集中在车总重<14t底盘车

   自卸车底盘出口73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333.33%;贸易额2481647美元,同比增长2946.16%。

   客车出口情况:大型客车增长快,小型客车依然以汽油车为主

   客车市场国内市场技术相对也是比较成熟,在出口市场竞争力比较强,大型客车增长快,但小型客车依然以汽油车为主。1~12月份客车出口汽车6439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4.59%,贸易额达196644547美元,同比增长142.69%。

   专用车市场:依然是整车出口市场的“软肋”

    在国产汽车底盘中,有着国产车的价格优势,在海外出口市场,一定程度上可替代了部分国外底盘,并具有一定的出口价格竞争优势。1~12月份汽车底盘出口总计13294辆,同比增长282.67%;贸易额51593370美元,同比增长147.43%。

    但特种专用车的出口一直是国产货车的制造“软肋”。1~12月份特种车市场出口总计1625辆,较去年同期增长29.289%;贸易额117825383美元,同比增长39.41%。其中,水泥搅拌车、医疗车、其他等专用车出口量比较多,总计1246辆,其中水泥搅拌车平稳增长,出口总计262辆,较去年同期增长40.86%;贸易额13061219美元,同比增长6.34%;医疗车出口量虽然不多,但增长率很快,出口总计183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16.67%;贸易额2178507美元,同比增长517.58%。

    在海外市场国内商用车制造商必须要彻底改变“MADE IN CHINA"廉价货的形象,依靠提高车辆的品质,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完善产品服务网络,尤其是售后服务已经是制约中国货车出口的桎梏。1~12月份,在海外市场虽然国产商用车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国产车的主要车型为低吨位、高能耗、技术含量不高的市场低端产品;国产车的主要目标市场是北美洲、非洲、亚洲的部分地区,购买力相对比较弱;虽然国产车价格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国产车海外市场营销渠道主要依靠中国的专业出口公司实现销售,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企业自己完整的中间商营销网络。
   “价格战”是双刃剑,降价挤占出口市场,对整体货车出口市场很不利,如何在国际市场获得持续、稳定的市场增长量,国内企业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其一,产品车型的改进,缩小与欧美制造商的产品差异化;其二,市场的运作模式,如何建立并改进在国际市场上的中间商营销网络;其三,完善售后服务网络。

   2006年国产商用车出口总量预测:

   总量超过16万辆

    2006年是“十一五”计划的起步之年,国家的各项战略部署将全面启动,各方面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从三大需求的发展趋势看,投资冲动依然存在,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外需动力仍较强劲。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推动下,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与此同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正在成为举国上下的共识,在宏观调控措施和经济周期规律的共同作用下,2006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在近两年9%以上的较高增速上有所回落。

    中国出口已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受国际市场空间和贸易保护的限制,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对2006年的出口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初步预计,2006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有望超过16000亿美元,增长15%左右,增幅比2005年有明显放缓。

    2006年,宏观经济经济环境对商用车出口有利因素相对较少,但中国商用车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的成熟增长期”,对人民币升值后,对国产商用车出口市场影响相对很大,根据目前市场发展趋势预测,2006年商用车出口市场不会因此而降温,但价格恶性竞争也是在所难免的。同时,各企业为了完成全年的营销指标,也是加大了出口的力度。预计2006年国产商用车的出口总量将超过16万辆。

    进口篇

    随着国内整车替代产品日臻成熟,加之国内汽车市场需求相对疲软,即使下半年有“人民币升值”后带来的价格优势,2005年国内整车进口市场依然没有度过“冬眠期”。1~12月份,国内市场汽车进口累计161665辆,较去年同期增长-7.96%;贸易额达5171009612美元,同比增长-4.53%。其中商用车进口总计6490辆。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国外进口重型车进军国内市场的推进器,十分有利于国外重型车的进口。三季度、四季度明显部分车型的进口已经出现了“上升”的迹象。

    客车市场:主要进口车型在10≤座位<20的非柴油客车

    1~12月份,客车市场高档豪华客车进口增长较快,传统中型客车依然没有大的增长,客车总计进口1336辆,同比增长-46.41%;贸易额达50019603美元同比增长-12.32%。客车市场进口车型主要集中在10≤座位<20的非柴油客车,总计进口1155辆,占客车进口总量的86.45%,同比增长-46.28%;贸易额达32386610美元同比增长-18.00%。客车市场进口增长较快车型是座位≥30的高档豪华柴油客车和机坪客车,其中座位≥30的柴油客车总计进口88辆,同比增长51.72%;贸易额达6433275美元同比增长24.68%。

    客车底盘进口主要集中在30座以上的底盘,1~12月份进口累计90辆,较去年同期增长52.54%;贸易额达3312294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7.11%。

    各类货车进口市场:车辆总重≥20吨的载货车是进口的主导车型
   
    货车主要包括以下车型:公路牵引车、普通货车、自卸车、货车底盘四类。1~12月份货车进口累计4504辆,贸易额达273500413美元。

    1.普通货车进口情况

    (1)车辆总质量≤20吨的柴油载货车:
 
    1~12月份车辆总重≤20吨的柴油载货车进口总计701辆,贸易额17178154美元。

    (2)车辆总重≥20吨的柴油载货车
  
    车辆总重≥20吨的载货车一直是国产车的弱项,随着斯太尔重型车产品国产化的进一步成熟,进口市场出现明显下滑趋势,车辆总重≥20吨的载货车进口累计2085辆,占普通货车进口总计2922辆的71.36%,较去年同期增长-71.38%;贸易额达127591719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86%。

    (3)汽油载货车:
  
    汽油载货车进口主要集中在车总重≤5t车型,其进口总计132辆,占汽油载货车进口总量136辆的97.06%,总重≤5t的汽油载货车贸易额3425785美元,占汽油载货车进口贸易额总计3571886美元的95.91%。

    2.公路牵引车进口市场
  
    进口牵引车车型中包括公路牵引车、电动牵引车、其他机动牵引车。其中公路牵引车包括非公路用自卸车用、轮式牵引车、履带式牵引车、拖拉机、其他等。1~12月份牵引车进口累计1039辆,同比增长-35.63%;贸易额累计达64846150美元,同比增长-27.67%。

    3.进口自卸车市场
  
    自卸车包括电动轮货运自卸车和其他类型自卸车,自卸车市场进口市场增加相对大,但是总量很小。1~12月份进口累计110辆,贸易额累计45012333美元。

    4.进口货车底盘市场
  
    目前,国产汽车底盘主导着国内市场,一汽集团、东风公司、陕西重汽等企业已经拥有5吨——40吨的底盘制造能力,为改装企业提供所需底盘,基本上替代了部分国外进口底盘。1~12月份,货车底盘进口主要集中在车总重≥14t的底盘,累计417辆,较去年同期增长30.72%;贸易额达10589452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78%。
  
    2006年进口商用车市场预计将由7000余辆的进口总量,主要集中在公路半挂牵引车、车辆总重≥20吨的载货车、汽车底盘、水泥搅拌车等车型上。



姓名:
职务:
地址:
传真:
电话:
Email:
邮编:
留言:
验证码:
     选车   
Copyright 2019 d1xn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4048454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40号  版权所有:第1新能源车网 主办单位:北京国脉纵横公关顾问有限公司